“预”见冬天——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
一、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哪些?
呼吸道传染病指病原体从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,主要由病人或感染者经过飞沫传播,不同的呼吸道疾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。近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肺炎支原体感染、流感、新冠病毒等。
二、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介绍
1.流行性感冒
主要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,具有高度传染性。高热、头痛、肌肉酸痛、乏力等全身症状较重,少数有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,病程一般持续1周左右。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,也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,以及气溶胶的形式传播。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人类流感致病和流行的有效方法。
2.支原体肺炎
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。以发热、刺激性干咳为主,可伴有头痛、流涕、咽痛等症状。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也可通过接触传播,潜伏期较长,平均2-3周。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,儿童是高风险人群,尤其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。目前尚无针对性疫苗。
3.新冠病毒感染
新冠病毒感染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近期我国新冠病毒感染处于低水平流行,11月中下旬以后随着人群抗体衰退可能出现小幅上升,需要引起重视。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,也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,以及气溶胶的形式传播。以发热、全身酸痛、头痛为主,可伴有咽干、咽痛、胃口差等症状。人群普遍易感 。
三、如何有效预防?
1.勤洗手
做好手卫生,饭前便后、外出返回或接触公共场所物品、脏东西后要勤洗手,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、鼻和口。
2.戴口罩
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正确佩戴口罩非常重要,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入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、超市、医院时要佩戴口罩。
3.讲礼仪
咳嗽或打喷嚏时,要用纸巾掩住口鼻,或用手肘或衣袖等遮挡,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,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。
4.讲卫生
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,勤换、勤洗、勤晒衣服和被褥;在保证室内温度的情况下,每日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清新,通风期间要做好保暖。
5.少聚集
流行高峰季,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、通风不良的区域,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亲密接触。尽量不要前往空气流动不畅的密闭区域,如必须外出时建议要佩戴口罩,做好自我防护,并注意及时更换。
6.接种疫苗
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、最有效的手段。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,广大师生和同住人员应积极接种流感等疫苗,建立免疫屏障。除此,还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保证充足的睡眠、合理的膳食、适量的运动以提高自身抵抗力。
7.勿恐慌
在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,大家无需忧心忡忡,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,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!目前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都是已知的,未发现新的病毒、细菌等,且都有相应的诊疗手段。若出现发热、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时,患者应休息治疗,避免带病上课,注意个人的防护,避免传染其他成员,尤其要避免与老人、儿童、慢性病患者近距离接触。绝大部分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自限性,不需要都进行抗病毒治疗,进行对症缓解症状治疗就能康复。但是对于老年人、5岁以下儿童以及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建议及时就医,避免加重病情。